殯儀館介紹
太原市永安殯儀館是為適應太原市殯葬事業發展的需要,在民政部的關注下和省、市政府的支持下,由市民政局按照國家一級館標準籌建的全國首家高科技殯儀館。于1993年10月開始籌備,1994年3月12日破土動工,1995年12月20日正式投入運營。館址地處太原市區東北方,距市中心12公里(臥虎山公路8號)。永安殯儀館單位性質為社會公益性全民事業單位(差額預算)。
太原市永安殯儀館作為特殊服務行業,現有在職職工108人。占地面積248.7畝,建筑面積21639.5 平方米。主要職能:承擔著全市60%以上死亡人口火化及殯儀相關服務任務,館內配有各種檔次的殯儀車10輛,中、高檔火化爐9臺,還有不同檔次的停靈、告別、骨灰寄存等服務設施。2013年火化遺體6296具。內設科室有:辦公室、財務科、行政保衛科、業務科、汽車隊、遺體火化科、骨灰管理科。
太原市永安殯儀館為早日達到國家星級館標準,實現園林化、花園化、公園化目標。自開業以來,不斷完善設備設施,努力加強園林及綠化美化建設,目前已基本建成一個建筑雄偉,功能齊全、環境優美、設備先進的殯儀服務場所。
太原市永安殯儀館的規劃建設著眼于長遠發展,體現超前意識。在基本建設方面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嚴要求和長遠規劃、循序漸進、穩步發展的方針,分階段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1993年-1995年為第一期工程建設,興建了火化車間、告別廳、休息廳、業務樓、鍋爐房和部分停車場;1996年-1998年進行了二期工程建設,主要興建了骨灰寄存樓、祭奠區、油庫、公墓業務大廳、假山噴泉等園林設施;1999年-2004年進行的第三期工程建設,主要完成了綜合辦公樓、職工宿舍樓、祭園(祭奠區)、職工食堂、停車場擴建等項目,并征購非耕地88畝對館區進行擴建。2005年至2009年為第四期工程建設,主要項目有殯儀服務綜合樓、鍋爐房搬遷改造、停車場擴建、大型節日祭奠區建設,2010年至今為第五期工程建設,主要是大型停車場項目,該項目占地面積112畝,總投資上億元,目前已建成綜合服務樓及1100個停車位。
為使高科技產品服務于殯葬業,館內安裝有全方位微機控制光纖網絡監控系統,還開發出《計算機殯葬信息網絡管理系統》,實現了辦公及業務管理信息化、自動化。2013年對計算機網絡進行升級。
為了推進殯葬改革,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先進的殯葬文化,我館創建了永安紀念堂網站。用戶注冊后可自行在網站上為已故親友建立一個完全個性化的數字紀念館。群眾可以在互聯網上進行祭奠、追悼、紀念等一系列活動。具備掃墓、焚香、擎燭、燒紙、上供、獻花、點歌、留言等所有的殯葬服務功能。通過網絡祭奠可以最大限度的緩解交通及殯儀館場所的壓力,同時也為顧客節約時間、精力和財力即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又可與時俱進祭奠故,體現了文明單位的社會責任與主體責任。
太原市永安殯儀館作為面向全社會的特殊服務單位,是宣傳、推行殯葬改革的重要陣地,是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是由政府興辦的直接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社會公益******務設施。服務工作的優劣關鍵在領導。為此,館領導一班人堅持與時俱進,科學發展,狠抓管理與服務工作。“雙十”(即對內打造成:廉政、團結、民主、議事、務實、環保、規范化、檔案化、人性化、數字化的永安,對外打造成:創新、發展、文明、和諧、誠信、人文、生態、環保、高效、便民的永安)。在全社會嬴得贊譽。1995年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首家高科技殯儀館”稱號。連續被評為市級“文明標兵單位”、“園林化標兵單位”、省級“文明和諧標兵單位”;200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10、2013年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殯葬工作先進單位”稱號;2011、2013年被省民政廳確定為“全省民政系統行風建設示范單位”,被民政部確定為“全國民政系統行風建設示范單位”、“全國殯葬改革示范單位”,市民政局授予“2013年度綜合考核優秀單位”; 市公安局授予“平安單位”;市婦聯授予“巾幗英雄崗”;團市委授予“青年文明號”;團省委授予“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2014年被授予“太原市雙擁模范單位”、“全國殯葬改革先進單位”、“全省民政系統窗口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優質服務品牌”。在全社會樹立了良好的形象,成為全省殯葬行業的龍頭單位。
地址:山西太原市杏花嶺區小返鄉臥虎山公路8號 咨詢熱線:0351-359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