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死者、治喪祭把時專用的對聯,一般要掛于追悼會場兩側。挽聯除了要求字數相等、節奏相同、對仗工整、協調等對聯的規則之外,最突出的特點是“情動于衷而形于言”。其內容之充實,感情之深沉,文辭之懇切,詩韻之濃郁,都在其他類型的對聯之上。
挽聯應根據死者的相應身份來撰寫。一般的挽聯大都是評價死者的業績,頌揚死者的精神和情操,言簡意賅,一語千鈞,使人看了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哀痛之淚潸然而下。
現舉幾個例子,以證明中國傳統挽聯喪禮的博大精深: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
— —黃興挽黃花崗烈士
深思末報慚為子,飲泣難消欲斷腸。
— —子女挽父母
半子無依何所賴,東床有淚幾時干。
— —女婿挽岳父母
山海風波,已盈永憶;
萬家很雪,云際長明。
— —妻挽夫
最憐兒女無知,猶自枕畔嬌啼,問阿母重歸何日?
但愿蒼穹有眼,補此人間缺憾,許良緣再緒來生。
—夫挽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