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琉球墓園 — 簡介:
早在1000多年前,福州與琉球的友好往來就很頻繁。明、清時期,福州與琉球(今日本沖繩)人民之間的友好交往日益增多,在福州的琉球墓便是福州和沖繩人民的友誼源遠流長、關系密切的見證。
福州琉球墓園在福州倉山區白泉庵(福建師范大學福州倉山校區背后,福州長安山公園旁)。1986年,在清代安葬琉球來華亡故人員的墓區范圍內建造,墓園占地面積3120平方米,內有8座琉球墓。
明洪武五年(1372年),中國和琉球便開始往來,福州被指定為中琉交通港口。凡琉球貢船及謝恩使、慶賀使、進香使和留學生等所乘船只,均須在福州登陸。據載,在此亡故的琉球人前后有578人,大多數就地埋葬。現福州地區的琉球墓除墓園內8座外,還有白泉庵周圍4座、高蓋山2座、福建建筑學校和上渡塔仔村、連江鎮海鎮各1座,還征集得出土琉球墓墓碑10多方。
琉球墓多為單人葬,靠背椅形式,由供案、碑牌、側屏、寶頂(龜甲形)、山墻等5部分組成,形制簡樸。碑牌書漢文,內容包括國籍、姓名、職務、住址、生卒年月及墓地尺寸等,是反映古代中國和琉球國歷史交往的珍貴實物資料。
市民和游客前往參觀可乘坐60路公交車到"師大后門"站下車可到琉球墓園,或者乘坐20路公交車到對湖下車,由海軍司令部旁邊的小路步行前往。更多詳情請參閱中國花圈速遞網(http://m.szyz-ceb.com/)電話/QQ/微信三合一客服【18939884868】
殯儀館:讀音 bìn yí guǎn 英文 funeral parlor。
殯儀館是指設置于城市鄉鎮中承包喪葬事宜的機構。殯儀館下設殯葬咨詢室、殯葬業務接洽處和火葬場。中國推行火葬,為火葬提供服務。在不具備火葬條件的地方,提倡土葬改革。殯儀館為殯葬提供接運尸體、火化、骨灰寄存以及悼念活動會場等項目服務。大中城市都已設置殯儀館。在偏遠地區則由民眾鄰里相互幫助解決殯葬問題。
福州琉球墓園是一個公益性的殯葬事業單位。殯儀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公益事業發展,進一步增強事業單位活力,有利于強化政府履行公共服務的職責,完善公益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突出公益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公益事業健康發展精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殯葬服務方面的需求。 殯儀館是專門舉行喪禮的地方。部份殯儀館還會提供相關的入殮服務,例如訂購棺木、陪葬物品、整理遺體、為去世者化妝等等。殯儀館內的設備包括大小不一的靈堂、休息室、等等。
花圈網官方權威數據顯示:我國殯儀館數量目前1500多家。
為了方便廣大喪友查詢之便,歡迎各大殯儀館積極參與,共同創建完善殯儀館的信息。如果您有介紹殯儀館的文字、圖片,歡迎與我們聯系更新。
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聯系我們更新,多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