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起義烈士陵園 — 簡介:
殯儀館介紹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是為紀念1927年12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州起義中英勇犧牲的烈士興建的紀念性公園。建于1954年,總面積18萬平方米,1962年7月被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1996年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7年被列為全國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是全國紅色之旅百個經典旅游景區之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被市委、市政府、市精神文明辦評為廣州市“十佳旅游景點”之一。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后,為了挽救革命,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鎮壓和屠殺,根據黨的“八·七”會議精神,1927年12月11日凌晨,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和葉挺、葉劍英、蘇兆征、聶榮臻、徐向前等同志領導發動了廣州起義(包括崔鏞健在內的150多名朝鮮同志和蘇聯駐廣州領事館人員也參加了起義),成立了廣州蘇維埃政府——“廣州公社”。由于當時國民黨反動勢力十分強大,敵我力量懸殊,經三天三夜浴血奮戰,起義不幸失敗,起義中有5700多名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慘遭殺害。廣州起義是創建人民政權的一次偉大嘗試,它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連接在一起,成為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和創造人民軍隊的偉大開端。
為了讓人們永遠緬懷廣州起義的豐功偉績,廣東省和廣州市人民政府決定在當年烈士犧牲的紅花崗修建陵園。1954年5月,烈士陵園修建委員會成立,葉劍英同志任主任;1954年7月舉行了奠基典禮;1957年12月11日舉行了揭幕典禮,參加典禮的有董必武、陶鑄等領導同志以及外賓、各界群眾3萬人;1958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全園總面積18.6公頃,按功能的不同分為陵和園兩個區,陵區為紀念瞻仰區,園區為休憩游覽區。陵區建筑莊嚴肅穆,綠化以蒼松翠柏和紅花為基調;園區則是典型的嶺南園林風格,以清新淡雅的綠化配置和園林造景為特色。
陵區規模宏大,氣魄雄偉。正門門樓兩邊是紅琉璃瓦頂的白花崗石座,漢白玉石上有周恩來同志親筆題詞:“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陵墓大道寬30米,兩旁蒼松翠柏如肅立的衛士,二十個花壇中紅花競先吐艷,象征革命烈士的鮮血灑在大地上。墓道北端是高達45米的廣州起義烈士紀念碑,造型是沖破三座大山緊握槍桿,象征“槍桿子里出政權”,四周塑有廣州起義過程中激戰場面的浮雕,碑身有鄧小平同志題詞“廣州起義烈士永垂不朽”。陵園地勢最高點是廣州公社烈士墓,墓高10米,直徑40多米,花崗石的墓墻和欄桿,墓墻環繞著陵墓,其間柱頂有40只石獅守靈,朱德同志在墓墻正面題字“廣州公社烈士之墓”,墓墻東面刻有廣州起義經過的碑銘。清晨,紅日從陵墓東方冉冉升起時,霞光萬道,綠樹芳草閃耀著金色的朝暉,流光溢彩,瑰麗非常,這就是著名的羊城八景之“紅陵旭日”。清明時節,漫山的杜鵑在萬綠叢中盛開,會聚成鮮紅的花的海洋,使春天變得絢麗多彩,是公園內一道絢麗的風景線。陵區還有景色清幽的葉劍英元帥墓和古樸端莊的四烈士墓等景點。
園區是典型的嶺南特色園林景觀,湖光瀲滟,綠樹垂蔭,曲徑延綿,鳥語花香,綠蔭芳草和碧水間座落著各具特色的紀念亭: 有為紀念舉行“刑場上的婚禮”的周文雍、陳鐵軍烈士而建造的“血祭軒轅亭”,上有董必武同志題字;有為紀念廣州起義中犧牲的朝鮮和蘇聯烈士而建造的“中蘇人民血誼亭”和“中朝人民血誼亭”。
為適應社會的發展,陵園以建設生態公園為目標,進一步加強環境整頓,美化公園。1992年修建的花展館占地1000平方米,館內經常舉辦各類花事、盆景、攝影、美術作品展覽,融藝術、科普、游覽于一園;2003年落成的新景點“知趣園”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園林布置手法融合古典和現代、中國和西方造景特點,配有猜字壁和哈哈鏡等,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生態教育和科普教育的場所。
陵園還結合自身的特點,挖掘亮點,打造“四季飛花”品牌,提高公園的景觀效果和文化內涵。在不同的季節引種個性各異的花卉,使園內從春季到冬季都有各具特色的鮮花開放,如冬季的玉堂春,春季的杜鵑和龍船花,夏季的荷花以及秋天的洋紫荊,將陵園裝點得格外美麗,為蘊含歷史滄桑和英雄故事的公園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活力。
陵園不斷豐富活動內容,為游客提供更多更好的休憩、娛樂服務:除不斷完善原有的游艇、小賣等服務外,還增設了老人活動區、兒童樂園、健美樂苑、溜冰場等多種活動項目;每年春節期間還舉辦傳統的迎春花會,期間各種時花爭奇斗艷,精巧的園林小品錯落有致,吸引了眾多游客參觀。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
殯儀館:讀音 bìn yí guǎn 英文 funeral parlor。
殯儀館是指設置于城市鄉鎮中承包喪葬事宜的機構。殯儀館下設殯葬咨詢室、殯葬業務接洽處和火葬場。中國推行火葬,為火葬提供服務。在不具備火葬條件的地方,提倡土葬改革。殯儀館為殯葬提供接運尸體、火化、骨灰寄存以及悼念活動會場等項目服務。大中城市都已設置殯儀館。在偏遠地區則由民眾鄰里相互幫助解決殯葬問題。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是一個公益性的殯葬事業單位。殯儀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公益事業發展,進一步增強事業單位活力,有利于強化政府履行公共服務的職責,完善公益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突出公益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公益事業健康發展精神,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在殯葬服務方面的需求。 殯儀館是專門舉行喪禮的地方。部份殯儀館還會提供相關的入殮服務,例如訂購棺木、陪葬物品、整理遺體、為去世者化妝等等。殯儀館內的設備包括大小不一的靈堂、休息室、等等。
花圈網官方權威數據顯示:我國殯儀館數量目前1500多家。
為了方便廣大喪友查詢之便,歡迎各大殯儀館積極參與,共同創建完善殯儀館的信息。如果您有介紹殯儀館的文字、圖片,歡迎與我們聯系更新。
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聯系我們更新,多謝!
|